并且和“自愿参军”的民兵不同,只要佣金给足,射击军战士们任劳任怨,绝对物有所值,不让雇主任何一个铜板被白白浪费,绝对一分钱一分货。

        超高的性价比+各方投资热门+安森·巴赫的保护承诺=横空出世的射击军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假如他们稍微冷静下来,理智思考的话,不难发现这些宣传和各种财务报表存在着无数自相矛盾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要培训一个从未接受过任何常识教育的土著民当兵,怎么可能比民兵还便宜;比如就算能缩水士兵一日三餐和服装方面的费用,武器仍然是抹不掉的巨大开支;比如要雇佣专业军官甚至超过了招募,收购和抓捕土著民的花销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包括在宣传中堪比克洛维南部要塞的“射击军总部”,究竟要花多少钱才能建成,甚至能不能在他们这些投资人有生之年建成都是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很显然,这帮外行人根本考虑不到这么多,绝大多数或许有生之年,都不会考虑亲自去一趟这座自己花了大钱建造的“传奇军营”参观参观。

        战争对他们而言,基本等同于冬天的寒风和冰雪,而军队就是冬天取暖的壁炉——属于用完就可以忘掉,或者扔一边当摆设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在欺负外行(风暴师军官团全体成员),资方内鬼勾结(莱茵哈德·罗兰行长),各种报告文案完全不透明(艾伦·道恩书记官)的情况下,顺利从投资人手里捞了个够本的安森·巴赫,基本只花了个零头就搭建起了射击军的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座三层砖瓦小楼,十几个木板和泥砖砌成的长屋,两座用帆布修修补补的仓库,用篱笆围起来的一大圈空地,外加零零散散几十上百个帐篷……就是传说中豪华气派的军营。

        整整八千多,将近一万名被征召而来的土著民,外加不到两百个负责训练和管理他们的军官,就生活这座和农庄差不了多少的“军营”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事实上,这就是个农庄。”咬着卷烟的卡尔耸耸肩: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