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老朽看来,这人应该死了两个小时左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2个小时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义皱眉,也就是说在11点左右?可为什么这两人判断差距如此之大呢?

        年轻法医明显不服气,斜睨了一眼老仵作,不屑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在日本留过学,不知道观摩过多少尸体,你懂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仵作却是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就听年长的医生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他说的是对的,现在是夏天,天气潮热,半个小时就可以形成尸斑,这具尸体虽然有尸斑,但没有尸僵,所以凶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两个小时左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义眼前一亮,心说学到了,这些东西有时候光靠理论是不行的,还要看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南宋的宋慈著《洗冤集录》开始,早就形成了验伤、验尸、血型鉴定、死伤鉴别的办法,可谓渊源流长,岂是日本那点小医术可以比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现代医学发达,通过解剖,从肠胃和消化道残留的食物可以精确判断出死亡时间,但这年头只能靠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