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病历系统的光标在"喉痉挛""突发性失语""吞咽障碍"三个关键词上跳跃。

        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,当他将病例坐标导入地理信息系统时,屏幕上的红点像被磁铁吸引般,以生态园废墟为中心,层层晕染出三个同心圆。

        "辐射模式。"他低声说,指节抵住下颌。

        解剖室的通风口发出嗡鸣,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——有人在强行给活人"授语",就像在尸体喉咙里刻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实验室的恒温箱发出轻响,苏晚萤将三份病理切片轻轻放入特制共鸣箱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工论文里夹着的泛黄稿纸就摊在旁边,她记得那行被红笔圈住的批注:"低频振动是记忆残响的显影剂。"

        频率调节器转到37赫兹时,切片上的胶原纤维突然开始蠕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凑近观察镜,瞳孔骤然收缩——那些原本杂乱的字符正在重组,变成一行清晰的小字:"签字那天,会议室没有开灯。"

        "不可能。"她抓起手边的城建档案,翻到第七页。

        电力日志白纸黑字写着:"2016年8月12日14:00-16:00,市规划局会议室照明系统正常运行。"她的指甲在纸页上掐出月牙印,忽然想起林秋棠临终前说过的话:"有些真相会和谎言打架,直到其中一个活下来。"

        怀表在桌上轻轻震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