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直接跳到“集体癔症案例分析”一章。
其中一段被红笔圈出的批注,瞬间抓住了她的视线:“当情绪压倒证据,真相便成了装饰品。所有试图用证据去反驳情绪的努力,都只会激化对立,被视为‘冷血’的二次伤害。破局之法,不在反驳情绪,而在还原链条——找到第一个说这话的人,解构他说话的方式。”
找到第一个说这话的“人”。
苏晚萤的意识豁然开朗。
她的敌人不是高远这个“鬼魂”,而是创造出这个“鬼魂”的叙事本身。
无名草的银线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频率震颤,它们不再仅仅是感知情绪,而是主动出击。
银线与遍布城市的监控系统电力线路产生了微弱的谐波耦合,如同一个技术高超的黑客,悄无声息地接管了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“眼睛”。
她没有去寻找视频本身,而是逆向追踪所有与“高远”相关的关键词在网络上第一次出现的IP地址、时间戳、和交叉引用路径。
这是一项浩瀚如烟海的工程,但对于已经与城市脉搏融为一体的苏晚萤而言,七十二小时足以完成一次彻底的数字考古。
最终,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——城郊一座早已废弃的电视台。
确切地说,是电视台地下三层、被遗忘的旧服务器集群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