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是某种……披着亲人外衣,在模仿他们言行举止的东西。
谎言一旦出现裂痕,便会不可逆转地崩塌。
苏晚萤捕捉到了这一丝转机。
她立刻锁定了人群中一个精神韧性极强的节点——那位曾在“静默冥想”中表现出极高同步率的中学语文教师。
她的意志化作一道清晰的灵感,在教师的脑海中一闪而过。
第二天,这位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份奇怪的语文作业:“如果你们最近‘听’见了某位逝者的遗言,请把它一字不差地写下来。然后,用红笔,划掉每一个你认为不符合他生前性格、习惯、语气的词语。”
这份看似荒诞的作业,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死寂的池塘。
当晚,全市共有三百二十一份类似的文本,通过各种社交网络、匿名论坛,汇集到了一个由苏晚萤暗中引导建立的数据库中。
她通过草根网络,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光速分析。
结果让她确认了最终的判断——在所有被“伪造”的遗言中,无论内容多么五花八门,都无一例外地混入了一句逻辑相似的潜台词:“你不听,我就住进你梦里。”
残响系统,正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标准化的情感勒索模板,试图以最廉价的心理渗透,取代成本高昂的物理显形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