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目光越过警戒线,死死盯着通风管道接口处那块不起眼的银漆木板。

        电话那头的声音因恐惧而颤抖,飞快地复述着信息中心的诡异事件。

        沈默听完,只是平静地挂断了电话,对着那块木板低声自语,声音轻得仿佛怕惊扰了空气中潜伏的亡魂:“我们不是销毁了档案……我们是让它‘活’了过来,溶进了这座城市系统的血流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城南的安全屋内,苏晚萤的双眼布满血丝,她面前的屏幕上,近七日全市所有部门的公文流转日志正以惊人的速度滚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没有理会市政中心的骚动,因为她早已发现,那不过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击,设定了几个关键词进行筛选:“自动补全”、“系统生成”、“优化建议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令人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隐蔽的规律浮现出来:所有被系统“自动生成”的补全文档,其语言风格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它们趋向于一种更完整、更权威、更不容置疑的终结性语态,仿佛一个强迫症患者在拼命缝合现实中所有模糊、存疑的认知裂缝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点开一份不久前由心理健康中心上传的评估模板,原始句段是“受试者存在现实解离倾向,建议进一步观察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系统自动归档的版本里,这句话赫然变成了“受试者已接受矫正,状态稳定,无需复查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